学科建设
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简介» 食品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食品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15     浏览次数:

     

   一、学院学科现状
(一)学科基本情况
我校于1984年在园艺、农学、机电、畜牧等学科的基础上,组建食品科学系,创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1999年食品科学系更名为bet36365,2001年率先创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博士授权点:
--1986年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获批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获批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还具有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2000年获批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批陕西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003年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由机电学院划转至bet36365。
--2006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由此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和水品加工及贮藏专业在自评基础上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7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二)学科发展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及葡萄与葡萄酒工程5个二级学科,学科间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学科发展与西北特色优势资源相结合,以构建西北特色农产品的营养功能化加工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为目标,主要研究西北特色农产品的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安全因子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与控制及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重点研究解决西北特色农产品营养功能化综合加工、循环加工及主要食品安全因子的识别、溯源、控制过程中的诸多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孵化了西北地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优势学科领域。本学科主要有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及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等学科方向。
(三)学科特色与优势
1.学科特色
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学科方向以西北特色动植物资源的贮藏技术、功能化加工转化、可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为核心,以强力支撑构建农产品功能化加工产业链的核心科学技术为目标,逐步形成以苹果、猕猴桃、枸杞、核桃、红枣、洋葱、沙棘和番茄为代表的西北特色果蔬食品的功能化加工高新技术与综合利用,以羊乳、羊肉和牛奶、牛肉为代表的畜产品营养与功能化加工技术集成,以小麦、玉米、燕麦、荞麦、杂豆、特色油料作物为代表的粮食工程与淀粉工程、植物蛋白资源与副产物利用和油脂工程与杂粮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等,有力地支撑了粮油农产品的功能化加工与产业化升级。其中,在“苹果及果汁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具有循环经济属性的苹果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系统研究了我国苹果及果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系统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危害物及其侵染途径,初步构建了果汁产业的绿色技术屏障。谷物品质评价及杂粮功能性研究方面在国内已有一定学科地位。
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学科方向针对当前国家以及西北特色食品中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以检测监测技术、风险分析理论和整体控制体系为核心,以保障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为目标,在西北特色果蔬、畜产品和粮油制品中主要化学有害物安全因子的快速识别技术开发以及风险评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流行病学、耐药和致病机制、溯源及安全控制,西北特色动植物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全产业链安全因子的检测理论、风险控制与溯源体系构建等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以构建西北特色农产品的营养与功能食品因子库为目标,重点研究苹果、猕猴桃、枸杞、核桃、红枣等特色的果蔬、燕麦、荞麦、青稞等特色小杂粮、秦巴山区山野菜等西部特色食品资源的营养及功能活性,初步建立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功能及安全评价、分子作用机制、体内代谢特征、持效性及稳态性等功能因子关键特征体系,为西部特色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及高附加值开发及功能食品产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2.学科优势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具有支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已在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等学科方向形成了特色鲜明、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科研团队,以教授团队为依托,延揽了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研究人员中有出国留学、访学或合作研究经历的占学科总人数的85%,留学及访问研究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荷兰、丹麦、意大利等。这对学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团队起了重要的作用,且团队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在国际学术领域发表研究成果的能力逐年提高。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1人,其中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学科现已形成以中年专家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学术团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与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领域已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形成了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质量安全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学科集群。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安全生产、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及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食品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霍英东基金、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项目。先后在苹果安全和苹果浓缩汁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核桃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石榴贮藏、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木瓜功能成分分析、加工技术与资源利用,小麦、燕麦、荞麦、杂豆品质评价及应用研究,花椒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羊肉和羊奶加工技术和安全性研究,西部特色功能食品因子研究,化学有害物安全因子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与高效控制技术体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流行病学、耐药和致病机制、溯源及安全控制以及苹果、苹果浓缩汁、猕猴桃等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以及物流全产业链过程中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的快速识别、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安全控制及溯源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商业联合会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3项,陕西省优秀教材奖5项,陕西省优秀论文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国家认定软件著作权1项;通过部级鉴定成果3项;制定并通过审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61篇。
(3)我院已经搭建起了农产品加工、贮藏及质量安全检测、监测、认证技术平台,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学校构建了“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研究平台”。省发改委和科技厅在我校建立了“陕西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在我校建立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杨凌)分中心”和“全国地理标志产品鉴定检验测试中心(杨凌)”,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我校建立了“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在我校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以上中心(站)全部通过国家相应的资质认定,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第三方的公正监测和认证服务。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定点监测单位,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无公害农产品定点监测单位,新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杨凌),均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食品企业集群搭建了一个绿色、安全的保护屏障。学院拥有25个校外产学研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和1个校内中试转化车间,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组装、集成提供平台支撑。
(4)学科建设紧密围绕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西北特色果品、蔬菜、杂粮、羊肉、羊奶牛肉、牛奶为主要对象,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工程化放大、转化、集成、组装与示范为核心,学科将建立三个研究试验室: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一个产业化转化服务平台即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平台。学科建设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工程技术孵化、放大、集成、组装与综合试验示范中心,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面向企业集群服务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朔源与控制工程技术平台,全面支撑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学科团队
bet36365近年来在队伍建设上取得了重要成绩,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体系完备、拔尖人才突出的优秀和积极进取的学科团队,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学科队伍整体情况位次为全国第10。
目前,学科点现有教师61人,其中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 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其中,引进国外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3人;科教人员85%以上有1年以上出国访学或合作研究经历。
(五)平台建设
学院现拥有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杨凌)、陕西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食品生物工程技术、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安全检测研究平台;拥有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杨凌)分中心、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陕西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6个认证、检测中心。
现有科研用实验室面积5959.49 m2,现有仪器设备总值达5372.92余万元。
(六)学科建设的瓶颈
尽管本学科已取得较大进步,学科整体水平2012年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10位,和国内外同学科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学科师资队伍结构需要完善
学科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质量均略低于全国同类学科的平均水平,教授指标严重不足,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约为江南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的1/2领军人才的缺乏使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领军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会直接导致学科发展缺乏凝聚力,不利于集中优势力量凸显学科特色,也难以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和取得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2.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学科装备力不够
学科研究经费少,学科科研经费总额5374.47万元,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的1/6、江南大学的1/4,且研究经费分布不均衡,人均科研经费在51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31。缺少研究经费已成为高水平研究的又一瓶颈。当然,部分教师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补充了部分研究经费,找到了出路,促进了产学研结合,也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必须依靠先进的现代化仪器。目前,本学科拥有的科研平台及基础条件还较为落后,仪器总价值约为中国农大、江南大学的1/2,缺乏高精尖大型安全分析与检测仪器设备。学科科研及中试转化关键设备已成为科研工作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学科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
(一)国家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生产的营养、安全、方便与快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建设已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食品产业技术提升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食品学科的发展已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需求。
1.现有基础
(1)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二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西部专项、国家863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省部级有关研究课题,进行了苹果、猕猴桃、红枣、核桃、石榴、小麦、荞麦、燕麦、青稞、羊肉、羊奶等西北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评价、功能特性分析及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研究工作。以西北特色果蔬加工为基础,研究团队紧跟果蔬加工科学国际发展前沿,在果蔬综合加工、循环多元化加工及功能化加工技术以及苹果果渣、果皮及果籽的综合利用、循环加工方面研究深入,基础雄厚。在谷物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方面,先后开展了陕西关中及黄淮麦区小麦品质鉴定、分类、品质区划、专用面粉开发与利用工作,建立了小麦品质鉴评原理与方法,在杂粮营养功能评价及食品开发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力。科研成果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及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项。
(2)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研究团队已经构建了基于色谱学和化学计量学的果蔬制品未知添加物掺伪分析模型,并结合纳米技术和生物免疫技术,开展了主要化学有害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和生物纳米芯片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食源性致病菌数据库,研究了天然大分子、环境复合因子和食源性致病菌的互作效应,揭示了食源性致病菌的部分毒性和耐药新机制,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监测及风险评估研究。并以西北主要果品(猕猴桃和苹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生长调节剂、农药残留、重金属、展青霉素、嗜酸耐热菌、食源致病菌在其生产、贮藏、加工全产业链过程中的识别技术,溯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研究。目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项目资助40余项,并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
(3)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方向团队以西北特色农产品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动物实验及现代分析化学等技术手段,先后对特色果蔬、杂粮、野生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功能评价进行了研究,发现苹果多酚、燕麦葡聚糖、石参多糖等功能因子具有抑制慢性炎症、降血糖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结合细胞信号通路揭示了分子作用机制,为构建西部特色营养与功能食品因子库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国家需求
(1)国家食物安全战略迫切需要农产品加工高增值比例迅速提升。
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均较高,其中法国为4:1、美国为3.7:1、日本为2.2:12011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7.6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8.13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0.94:1粮食及油脂、果品蔬菜加工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产业,以粮食、油脂、植物蛋白及果品蔬菜等天然资源为研究对象,营养与功能化学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进行功能化加工及现代加工技术的工程研究,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比例。是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保障的必然需求以西北特色粮油、果蔬、羊肉、羊奶资源为对象,对其原料及制品的品质评定、功能因子的提取分离与评价、化学及生物安全因子的快速检测与控制、食品功能化加工技术的研发与集成,丰富食品类型,实现可食性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转化再利用,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利用率,可促进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农产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及各类农产品的深加工均需要在传统发酵食品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新型发酵食品,如类发酵制品等,拓展其产品应用领域,发掘其新的营养特性用于特殊食材发酵制品的微生物菌种发掘及其发酵过程建立已成为发酵工程技术的新领域人们对化学添加剂的担心以及各类微加工食品对于生物防腐剂的巨大需求,以生物相容、消化道可降解和无潜在短、长期危害为特征的生物防腐剂的发掘与应用将是未来食品领域的热点之一。
(2)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食品生产与供给中最受重视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当前,生长调节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化学有害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屡有发生,而未知物的非法添加更成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这些化学有害物不仅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民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另一方面,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高频爆发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又一挑战。病原微生物随农产品、食品生产和销售产业链不断传播这一特点决定了因其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急需建立基于风险预防的食品安全与控制技术体系,掌握食品安全生产中化学和生物安全因子的含量分布、迁移和致病机制,建立基于快速识别、溯源和控制的风险评估体系已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根本。(3)食品营养功能与人类健康存在密切联系,人体的可持续健康生存需要全新的营养功能保健食品理论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居民营养需求与改善,始终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充分重视和发挥我国丰富农产品资源的特殊优势,利用对药食同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开发各类特色的营养功能食品,已成为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战略需求。
(二)学科前沿分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已由工艺优化、产品开发向成分的构效关系、影响机理、营养功能因子、质量安全因子快速识别与过程控制等纵深方向发展,由表观的工艺优化向深层的作用机理剖析方向发展,已经聚焦于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与产品安全控制方面的理论与应用,以及食品与人体营养、健康的关系和相关的分子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农产品加工、医学、生物化学、营养与卫生学、动物科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物理等多学科高度交叉的一个融合体。研究手段越来越依赖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物理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分析及仪器分析等方法。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1)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方向:以食品的营养、功能因子的识别、保护与保持、安全加工为核心,分离提取农产品中的功能成分,利用生物、信息、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六大技术群体的交融渗透为手段,最大现度的保持加工产品的营养功能成分,对农产品的循环加工、综合加工、生物转化及功能化加工工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增加值综合利用,为西北特色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及高附加值开发及功能食品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通过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功能因子的代谢表征研究及营养代谢与评价,采用现代生物学及组学研究手段,利用肥胖、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病的细胞及动物病理生理学模型,研究功能食品因子干预慢性病及促进人体营养健康的作用功效和相应的分子机制,由食品营养素的研究向食品功能因子“治未病”的前沿方向发展。
(3)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方向:针对食品安全已经从传统的被迫面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的需求,食品安全理论与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方面,针对食品中主要化学有害物和生物安全因子,研究重点已经从单一安全因子的常规仪器分析向多残留前处理与高通量、快速检测等研究方向转变;结合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估、食品污染物暴露评估和基因组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因子识别已经由简单的含量测定逐步向安全因子的迁移变化规律、代谢机制、致病机理等研究方向转变;食品安全因子控制由单体系安全因子的识别与控制向食品全产业链过程中多目标安全因子的快速识别、评价、溯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集成与产业化转变。
(三)拟发展的重点领域
1、特色农产品营养功能因子数据库的挖掘与构建
对特色农产品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有潜在高附加值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日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疾病优选功能因子,构建旱区特色农产品功能因子数据库。
2、特色农产品高增值加工的食品生物制造技术
以西部优势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技术为核心,以食品生物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融、交叉、整合、集成为手段,重点进行:(1)通过基因工程菌构建与新型菌株的选育研究,获得适用于西部生物资源转化的高效专用型微生物菌株资源库极高通量高活力生物发酵剂,重点进行增香型苹果酒、猕猴桃酒干酵母制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基于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固定化果胶酶制剂生产技术;(2)通过果酒发酵动力学、细胞(微生物、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建立资源高效转化的动力学模型,揭示其代谢机理,从而为实现生物转化过程的在线、远程、智能化控制及生物制剂产品品质的计算机模糊评判、监测、控制奠定工程理论基础;(3)通过生物代谢产物的分子态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建立西部特色资源和生物转化产品的功能成分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孵化产业集群。
3、特色农产品与食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危害识别控制技术
针对旱区特色粮油、果蔬食品中的主要安全危害物(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内源性毒素、包装污染物),研究建立主要危害物的快速识别检测技术方法,重点进行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的品质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及有害微生物的快速识别鉴定技术,研究建立主要危害物监测及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和评价模型,研究开发主要危害物的安全去除降解环境友好新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有效控制食品中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内源性毒素、包装污染物的绿色安全耦合技术,通过集成组装主要危害物的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控制核心技术,研究建立基于RFID的粮油果蔬食品质量安全追朔体系,构筑粮油果蔬食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控制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
针对旱区特色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抗生素类药物残留及食源性致病菌的安全问题,重点研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揭示陕西地区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出在动物性食品生产过程中有效地杀灭控制关键技术;重点研究牛羊乳加工品非破坏性品质分析与快速检验技术,牛羊乳内外源性危害性成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牛羊乳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与预防途径,乳制品冷链流通过程中安全性风险因素及评估,牛羊乳中抗生素残留及监控体系与方法;研究建立基于RFID的粮油果蔬食品质量安全追朔体系,构筑动物性食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控制技术体系。
      4、旱区特色农产品高增值循环加工关键技术
以旱区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进行羊奶、红枣、苹果、猕猴桃、核桃、枸杞、杂粮谷物精深加工、高增值加工及循环加工关键技术,并率先取得突破,通过关键技术在全产业链的继承与组装,构建旱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全面支撑旱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安全发展。
三、学科发展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学科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学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联通二级学科,系统化立体架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食品食品工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为基础,以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载体,聚焦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三大科学问题,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的三大工程技术问题,凝练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三大学科方向,构建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平台,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因子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五大功能实验室,培养五支创新团队,服务支撑果蔬食品加工、杂粮谷物食品加工、畜产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实现获批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省部重点实验室的三大学科目标,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1、聚焦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三大科学问题和果蔬食品、杂粮谷物食品、畜产食品加工的三大工程问题,凝练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三大学科方向
对本学科现有的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调整为以西北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3个较为成熟且具有明显特色和实力的方向进行重点支持与建设,继续提升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对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具有一定基础且急需发展的方向给与扶持,促进学科的全面成长和提高。
以西北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加工为依托,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学为基础,聚焦在食品的营养、健康与安全等领域。为此,重点整合建设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在果蔬、羊肉、羊乳的循环加工与质量安全检测、检测、溯源、风险评估方面、杂粮功能因子作用机制与代谢表征、食品功能化加工、循环加工与高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力争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在学科评估中位次进入前5位。
2、构建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平台,组建五大功能实验室,支撑三大学科方向
构建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平台,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因子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五大功能实验室,创造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通过学科平台建设投入,购置学科标志性大型高精尖食品安全检测、营养功能评价仪器设备,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工程中心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功能,积极申报国家863项目、97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科技项目,力争获批省部级食品功能化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或陕西省食品功能化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3、培养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因子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五支创新团队,服务支撑果蔬食品加工、杂粮谷物食品加工、畜产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
通过引进与重点培养果蔬食品加工、动物食品加工、谷物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等领域急缺的各类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支年轻、团结、高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科技队伍,实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的有机统一。
4、加强与世界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紧密型全面合作,努力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继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在食品安全因子识别控制学科方向重点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圭尔尔大学等合作共建食品安全实验室;在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学科方向重点和美国UC Daivis、华盛顿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合作共建食品工程技术实验室;在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重点和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加拿大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合作合作共建食品营养与健康功能评价实验室。通过国际合作努力拉动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二)学科发展目标
通过凝练三大学科方向,构建一个研究平台,组建五大功能实验室,培养五支创新团队,服务支支撑三大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工程中心、一个省部重点实验室的三大学科总体目标。
1.近期目标(近3-5年):
(1)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如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或校级特聘教授2-3名、培养杰青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增2-3名,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使学科队伍中正高级职称人员达30人以上,副高级人员35人以上;学科队伍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和国外访学或研究经历。
(2)实施装备条件攻坚计划,近期争取投入3000万元经费购置高精尖大型安全检测及中试转化装备,改善平台装备条件。
(3)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的食品安全发现能力、控制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食品新产品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定本科生规模,使本科生出国率达到10-15%,考研率达60%。加大博硕士生招生规模,使博士、硕士、本科生比例达到50:200:300,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00篇,力争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或提名 1-3篇。
(4)积极组织和扶持申报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横向各类课题,使年科研经费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力争在西北特色果品循环加工与质量安全检测、检测、溯源、风险评估方面以及杂粮功能机制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5)以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为依托,力争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2、中期目标(未来5-10年):
(1)力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学科评估排名跻身全国同类学科前20%位,学科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2)继续引进或重点培养学科领军人才,使学科队伍中正高级职称人员达35人以上,副高级人员40人以上;学科队伍全部具有博硕士学历和国外访学或研究经历。
(3)继续投入3000万元经费购置大型安全、营养功能检测仪器设备,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构建省部级食品功能化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总额超过5000万元。
(4)使博士、硕士、本科生比例达到50:200:300,力争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或提名 1-3篇。
3、中远期目标(到2034年):
建立起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业务,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将本学科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学科。
四、学科方向凝练
学院在未来重点聚焦在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3个学科方向:
1.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
(1)果蔬食品循环加工与功能利用
利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提升果蔬加工的技术水平,对果蔬原料进行循环、综合利用及功能化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加快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步伐,提高果蔬原料利用率。突破的关键技术为:基于果渣利用的生物纤维素制备技术、果渣中酚类物质分离纯化及单体制备技术;果籽循环利用技术;果汁加工中香精回收纯化及香气调控技术等。此外,开发新技术、新手段,利用先进技术对果蔬进行加工,最大化保持加工产品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粮油资源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以西部特色粮油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资源的营养与加工品质评价,淀粉及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结构与理化特性、改性修饰与利用,杂粮(豆)的营养、功能及质量安全控制,植物油脂化学及特色功能油脂的工程化加工利用,生物发酵转化与综合利用为主线,深入研究粮食的营养与加工品质、淀粉及蛋白质的构效关系明确杂粮功能因子的构效关系,研发集成传统主食、豆制品功能油脂的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构建西部特色杂粮(豆)的营养、功能与安全控制数据库以及适用于西部特色杂粮资源转化的高效专用型微生物菌株资源库;通过发酵动力学、细胞(微生物、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建立资源高效转化及其代谢机理、代谢控制发酵,实现粮油资源的优质专用化与高效生物转化加工利用。
(3)西北特色羊肉、羊乳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拓扑学、网络及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建立相关主要畜产品资源营养特性、加工特性、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方面数据库;运用细胞生物学、酶工程学、动物实验等方法着力发掘或发现羊乳、羊肉等功能营养因子,揭示其相关机理。着重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专用型、配方型及复合型等功能性奶粉及液态乳制品,富含益生菌、益生元的生物活性乳制品,羊乳发酵乳,羊乳奶酪、奶茶等乳制品,同时做好行业及其产品的标准及标准化工作,为西北乳肉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支撑。
2.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
(1)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①结合光谱学和化学计量学的优势,重点研究西北特色果蔬及其制品中化学制品的非法添加问题,构建西北特色果蔬及其制品中非法化学添加物的掺伪分析模型和保真识别新技术;②结合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优势,重点研发果蔬及其制品中主要化学安全因子的纳米免疫层析现场分析技术以及高通量纳米芯片免疫分析技术;③结合食品毒理学、暴露评估和关键点控制技术的优点,建立非法化学添加物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果蔬及其制品中主要化学安全因子的整体控制体系。
(2)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食源性致病菌微量和痕量水平的定量、特异性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致病性细菌流行特性监测及变化规律;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和致病性新机制;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产业链中的迁移机制、溯源及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组学及分子风险评估体系建立;食源性致病菌安全风险评估。
(3)食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控制与溯源
重点研究西北特色果蔬及其制品在生产、贮藏、加工全产业链中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的快速识别关键技术,构建主要安全因子全产业链快速识别技术体系;以同位素示踪技术和RFID技术为核心,研究主要安全因子在全产业链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建安全危害因子的溯源技术体系;研究西北特色果蔬及其制品在生产、贮藏、加工全产业链中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的关键控制技术,构建主要安全危害因子的立体型控制技术体系。
3.食品营养与健康
(1)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
研究西北特色果蔬、杂粮、山野菜资源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功能因子的化学表征;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干预肥胖、高血糖、高血脂作用评价;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评价;功能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等。
(2)功能因子的代谢表征
研究功能因子的肠内吸收效率;功能因子在肝脏复合酶作用下的代谢产物;血浆蛋白转运功能因子的动力学参数及相互结合的分子机制;纳米例子包埋功能因子促进生物利用度研究等。
(3)营养代谢与评价研究基于营养素的代谢模型、代谢机制、生物利用度、生物效能的表达;营养成分在食品载体中的持效性、稳定性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科队伍建设
借助国家和学校的人才计划支持,5年内在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引进或重点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如国家“千人计划”1名,培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增2-3名(详见表1-3),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才队伍梯队结构,使学科队伍中正高级职称人员达30人以上,副高级人员35人以上;学科队伍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和国外访学或研究经历。力争获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1  学科队伍现状情况简表

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

队伍组成

方向带头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职级

最终学历

出国经历

人才类别

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

果蔬食品循环加工与功能利用

1

岳田利

1965.3

教授3级

博士

一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岳田利

2

刘兴华

1948. 9

教授3级

学士

一年

3

樊明涛

1963. 6

教授3级

博士

一年

4

徐怀德

1964. 10

教授4级

学士

半年

5

袁亚宏

1971.1

教授4级

博士

一年

6

王云阳

1969.10

副教授6级

博士

一年

7

段旭昌

1965.12

副教授6级

博士

二年

8

李忠宏

1971.11

副教授6级

博士

一年

9

任亚

1970.11

副教授6级

博士

一年

10

高振鹏

1973.11

副教授7级

硕士

一年

11

寇莉萍

1972.5

副教授7级

博士

二年

12

罗安伟

1971.1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13

彭帮柱

1978.5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14

陈香维

1971.10

讲师9级

博士

一年

15

史亚歌

1976.5

讲师10级

硕士

一年

16

傅虹飞

1983.3

讲师9级

博士

17

郭春峰

1978.12

讲师9级

博士

18

刘  斌

1977.12

讲师9级

博士

19

王亚学

1979.9

讲师9级

博士

粮油资源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1

李志西

1958. 7

教授4级

博士

一年

2

张国权

1968. 7

教授4级

博士

一年

3

张正茂

1961. 7

研究员4级

硕士

一年

4

李硕碧

1957.08

研究员4

学士

一年

5

栾广忠

1968.11

副教授6级

博士

一年

6

杜双奎

1972.12

副教授6

博士

一年

7

于修烛

1974.10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8

梁  灵

1971.11

副教授7

博士

一年

9

欧阳韶晖

1972.02

讲师8

硕士

10

李文浩

1982.04

讲师10

博士

11

郑建梅

1975.11

讲师10

博士

西部特色羊肉、羊乳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1

丁  武

1971. 10

教授4级

博士

一年

2

李志成

1966. 9

副教授6级

博士

3

葛武鹏

1965.7

副教授6级

博士

4

张  静

1977.9

讲师9级

博士

二年

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1

王建龙

1981.8

教授4级

博士

三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夏效东

2

魏新元

1971.6

副教授7级

博士

3

彭晓丽

1982.6

讲师9级

博士

4

张道宏

1981.1

讲师9级

博士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1

孟江洪

1963.6

教授

博士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

夏效东

1981.8

教授4级

博士

四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

杨保伟

1974.5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4

王  新

1973.12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5

席美丽

1971.11

讲师8级

博士

一年

食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控制与溯源

1

张建新

1959.12

教授4级

硕士

2

吕  欣

1975.9

副教授7级

博士

二年

3

刘变芳

1975.2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4

赵旭博

1979.10

讲师10级

硕士

一年

食品营养与健康

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

1

刘学波

1975. 9

教授4级

博士

七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刘学波

2

王玉堂

1980.10

讲师9级

博士

3

肖春霞

1984.1

讲师9级

博士

4

陈  琳

1983.7

讲师9级

博士

5

薛  峰

1985.1

讲师9级

博士

功能因子的代谢表征研究

1

刘邻渭

1953. 12

教授4级

博士

一年

2

李巨秀

1972.2

副教授7级

博士

一年

3

郭  静

1980.2

讲师10级

硕士

营养代谢与评价

1

  

1967.12

教授4

博士

2

彭  强

1981.8

讲师9级

博士

2  5年拟重点培养人员计划表

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

姓名

职称职级

出生年月

培养目标

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

果蔬食品循环加工与功能利用

彭帮柱

副教授7

1974.5

新世纪优秀人才

食品营养与健康

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

刘学波

四级教授

1975.9

杰青

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王建龙

四级教授

1979.7

优青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夏效东

四级教授

1981.8

优青

杨保伟

副教授7

1974.5

新世纪优秀人才

刘变芳

副教授7

1975.2

新世纪优秀人才

食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控制与溯源

吕  欣

七级副教授

1975.9

新世纪优秀人才

3  5年拟引进人员计划表

学科方向

研究方向

人才类型

数量

年龄段

研究领域

备注

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

果蔬食品循环加工与功能利用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果蔬加工与贮藏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果蔬加工与贮藏

粮油资源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校级特聘教授

1

35-45

功能食品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淀粉工程、油脂工程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淀粉工程、油脂工程

西部特色羊肉、羊乳功能化加工与高效利用

校级特聘教授

1

35-45

乳品加工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

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三级教授

1

35-45

农产品质量控制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化学有害物的快速识别、风险评估和控制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三级教授

1

35-45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食源性致病细菌安全控制理论与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控制与溯源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果蔬保真识别与产地溯源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食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控制与溯源

食品营养与健康

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

千人计划

1

45岁以下

功能化学

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功能因子的代谢表征研究;营养代谢与评价

学术骨干

1

35岁以下

食品功能评价

营养功能因子发掘与功能评价;功能因子的代谢表征研究;营养代谢与评价

博士毕业生

1

35岁以下

食品功能评价

(二)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能全面适应社会对本专业创新性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卓越创业型人才的要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培养食品质量安全发现能力、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全面适应社会对本专业创新性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卓越创业型人才的要求。通过5年的学科发展,强化“三育人”导向,稳定本科生规模,逐步扩大博硕士生规模,使博士、硕士、本科生比例达到50:200:300,力争获得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或提名 1-3篇。
(三)科学研究
对本学科现有的西北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等较为成熟且具有明显特色和实力的方向进行重点支持与建设,力争在西北特色功能食品因子集群的分子基础及产业化示范、西北特色果蔬及其制品主要安全因子的全产业链识别、溯源及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新机制、羊乳粉加工过程食源性致病菌的全产业链监测和控制、杂粮功能因子库构建及功能化循环加工技术方面获得国家863计划或科技支撑计划支持。通过5年的发展,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含青年)年均获批数达到10-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批1-2项,973或863项目(课题)1-2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3项;坚持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率在50%以上。年科研经费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年发表SCI、EI类研究论文100篇以上,申报并获批专利50项以上,使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
(四)平台建设
本学科将重点建设一个旱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研究平台,果蔬食品加工、杂粮谷物食品加工、畜产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食品营养与健康个功能实验室和一个产业化转化服务平台。通过几年建设孵化食品功能化加工与安全控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陕西省食品功能化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功能化加工工程技术学科方向需购置多阀柱模拟流动床色谱分离装置、高频电场杀菌装置、系列微波消解/萃取仪、高频磁场杀菌装置、超微粉碎设备、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装置、粉质仪、拉伸仪、粘度仪、流变仪、激光粒度仪、晶体衍射仪等检测加工设备以及杂粮、果蔬汁、发酵乳中试生产线;食品安全危害识别控制学科方向购置高速冷冻离心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核酸微量测定仪、荧光显微镜、杂交炉、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RT-PCR、DGGE仪、-80℃冰箱、点膜仪、高通量自动化粒度分析仪、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等分析检测设备;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方向增置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冷冻干燥机、冷冻浓缩仪、超速离心机等检测分离设备。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继续加强学院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学科建设点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有效地调动人、财、物等一切资源为学科建设服务。推行例会制,通过例会,交流研究工作,碰撞思路,决策与学科发展的问题。认真落实2010~2020年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落实和监督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严格对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按预定目标完成学科建设规划,推动学科高效快速建设和发展。
(二)探索并完善学院学科建设与测试中心运行的深度融合与交叉支撑机制。
(三)创建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的新机制。学院院长与学科带头人签订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是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装备与完善实验条件,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环节等内容,按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逐条逐项落实,抓出成效。学科带头人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汇聚队伍,凝练方向,构筑研究平台和基地,完成学科建设任务,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四)建立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突出人才、成效和重大成果在奖金分配中的比例,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五)加强学术交流。合纵连横,集聚智能。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国内及国际交流,建立广泛学术关系,把握学科前沿,走开放研究和国际化道路。
(六)整合学科力量,争取重大课题。以西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学科力量,全力争取国家重大课题。以现有队伍为基础,以国家重大课题为载体,引进或培养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持之以恒,以实现“创新、多赢”的目标。
(七)加强产学研合作。使70%以上的实用性科研成果达到中试水平,使50%以上的科研成果进行实现生产转化,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化与人员培训等方式服务于产业集群,为这些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多方投入,打好硬件条件建设攻坚战。探索建立顺畅的学科点公共常用基础分析平台,以提高科研效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提高科研平台的产出率,保障平台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将公平建立在广泛认同的基础上,而将效率建立在各展所长的基础上,则可以建成一个公平和效率同时提高的结构体系。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et36365

分管领导:  张振华  负责人:  汪勇攀  网管员:  薛宏春  

地址:  陕西杨凌 邮编:  712100   技术支持:  艾特网络